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中國核電國產化論壇 > 論壇文獻 > 中國核電設備制造現狀與趨勢

       一、概述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先后建成了秦山一期、大亞灣、秦山二期、嶺澳一期和秦山三期五座壓水堆核電站,即將建成的有田灣核電站,已開工在建的有嶺澳二期和秦山二期擴建兩座核電站。根據國家核電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000萬千瓦。核電要可持續發展,核電設備國產化是關鍵。在大力推進核電設備國產化方面,秦山一期、二期和嶺澳一期核電站都作了很大努力,尤其是秦山二期,其設備國產化的經驗更值得借鑒。認真總結經驗,明確努力方向和攻關目標,制訂切實有效的措施,使我國核電設備國產化躍上一個新臺階是完全可能的。


       二、核電設備制造現狀
 

       1.設備概況
      

       以秦山二期(2×600MW)為例,核島、常規島和BOP各系統的設備有48000多套件,其中機械設備約6000套件,電氣設備5000多套件,儀器儀表25000余套件。在眾多核電設備中,核島、常規島的主設備和部分核級設備難度大、要求高,其設計和制造是國產化的關鍵。在過去20多年里,在自主設計和制造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以致秦山二期的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55%,但部分關鍵設備仍依賴進口。


       2.設備制造現狀(秦山二期)


       (1)核島主回路及主設備
     

       需整套進口的設備:主泵、主管道、RCP系統安全閥、調節閥、棒控棒位、堆芯測量和保護系統設備

       需進口零部件和材料的設備: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穩壓器、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

       (2)核島輔助系統設備

       下列設備需進口,其余國產:


        (3)常規島設備 
     

       需進口的有:汽機高、低壓帶葉片轉子,DEH控制系統,汽水分離再熱器(外方設計,中方已返包制造),500KV和220KV的GIS和充油電纜,不間斷電源裝置,避雷器等。 

       (4) BOP設備
 

       需進口的有:海水循環泵、電鍋爐、部分海水蝶閥等

 

       (5)需進口的儀控設備:水中氫分析儀、相分離器、氧表、核級差壓/壓力變送器、核級電阻溫度計、環境r輻射監測系統設備及放射性流出物監測設備。

 

       三 、 核電設備國產化趨勢

   

       為了適應我國核電發展的需要,大力推進設備國產化已成為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并已在設計院、科研院所和制造業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積極的響應。

   

       1.國家及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

       根據國家積極發展核電的方針,我國已制訂了一個宏偉的核電發展規劃,組織了引進第三代先進大型核電站的招標活動,在發展現有堆型的核電站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撥出大量科研經費開展設備國產化的科研攻關工作。

   

       2、核電產業屬于高新技術的戰略產業,需要很高的水平和能力 
 

       核電產業屬于高新技術的戰略產業,它已成為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科技、電力、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核電設備是一種特殊的設備,不僅技術含量高,對質量性能的要求也很高。一座核電站有300多個系統,數萬套設備,所有設備都需要一流的技術等級和質量,不允許有絲毫的閃失。因此,核電國產化要求我們的機械、電子、儀表等制造業水平同步提升。換句話說,實現核電國產化是對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和能力的整體考驗。凡承擔制造核電設備及部件的工廠,對其設施、技術、經濟、管理水平以及員工素質都有相當高的要求。這是我們參與核電產業鏈所面臨的挑戰。從根本上說,這也是浙江制造業乃至浙江經濟目前面臨的挑戰。這種挑戰對我們來說,不僅是面對核電產業,也是面對國際競爭所必須應對的。  

      

       3、浙江省將成為“核電大省”,應積極參與核電產業發展 

     

       在浙江采購的設備僅占7%。江蘇、遼寧有10%,黑龍江有19%,上海達到25%。應該說,我省目前進入核電產業還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浙江人應該思考的是,作為已經是經濟大省、并將成為核電大省的浙江,浙江的經濟如何與核電的發展聯系起來呢。我國核電產業發展中,浙江應如何迎接這個機遇和挑戰呢。


       4.大力開展科研攻關

       設計院與企業,設計與制造相結合是核電設備科研攻關的一大特色。科研攻關項目涉及四個方面:一是關鍵核設備,如主泵(軸封)、蒸汽發生器(設計和部分零部件)核燃料組件(設計),堆芯核測系統,部分核2、3級泵(上充泵、安注安噴泵等)核級閥門(穩壓器安全閥、主蒸汽隔離閥等),應急柴油發電機組。二是提高核電站安全性、緩解嚴重事故的項目,如非能動氫復合器等。三是已國產化但需作改進的項目,如裝卸料機、燃料轉運裝置及熱擠壓超級管道等。四是其他核級設備需解決有無的項目,如冷水機組、水過濾器、安全殼排氣過濾器以及核級電氣和控制設備。


       5.中外結合
    

       在剛開工建設的兩座核電站的設備采購中,業主鼓勵國內廠家與國外企業合作組成聯合體參與投標,如四川東方電氣集團總包嶺澳二期的主設備和部分核承壓設備,在設計和部分零部件供貨上得到國外公司的技術支持。秦山二期擴建項目設備采購中,環吊是太原重工與德國NOELL合作,反應堆壓力容器是一重與韓國斗山合作,蒸汽發生器是上鍋與西班牙ENSA合作,燃料轉運和起重設備是上起與美國PAR公司合作等,在這些合作模式中,外方以設計和軟件為主,中方以制造和硬件為主,雙方優勢互補,這對推動設備國產化也是一種創新。


        三、浙江省制造業進入核電產業鏈的可行性及重要意義


       4.3  進一步發展的輕水堆概念

  

       1、核電產業具有很長的產業鏈
      

       核電產業的自主化、國產化和市場化,必將進一步形成核電產業的產業鏈。核電站建設涉及方方面面,有很長的產業鏈,包括核電設備制造業、核電站建造的建筑業、建材業、核電站設計、管理等服務業等。
    

       從核電設備制造業看,應該說,中國核電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一個核電站有各種系統300余個,需要大大小小的零配件數萬臺套,而中國目前的配套生產廠家非常分散,急需整合和優化配置。這給各有關企業進入核電產業鏈帶來了機會。

             

       按秦山二期設備采購的經驗,核級專用設備占設備數量的25%,設備投資的54%;而非核級的其它設備占數量的75%和投資的46%。可見,對于大量非核級的一般設備,仍有很大的需求量。
      

       2、浙江省制造業具備多項核電輔助設備制造的條件
      

       在浙江發展核電相關產業具有一定的地域優勢。從目前浙江省制造業的條件看,更有可能進入的領域主要在各種常規的輔助設備的制造方面。如:泵、閥門、風機、承壓容器、電纜、支吊架、電纜橋架、化工材料、開關柜、儀表等。 


       4.4.2  超臨界水堆
   

       這些物項正是現階段浙江省企業在全國同行中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可以有所作為。
    

       目前國內獲得核安全局頒發的核承壓設備制造許可證的企業大約有三四十家。其中,除哈爾濱電站集團、上海電氣集團、東方電氣集團三大集團在核電設備制造行業影響較大外,其余多數為專業化生產程度不同的中小企業。這表明,除了幾個大集團外,中小企業加入核電產業鏈是完全可能的。

   

       實際上,浙江省企業參與核電站輔助設備方面,已經有了“零的突破”。例如:機械行業中杭州鍋爐廠、浙江上風公司等已承制了核電的除氧器、冷凝器、低壓加熱器以及加熱、通風和空調設備等;浙江的泵閥、電線電纜產品也用于核電。我省儀器儀表行業中,自動化控制系統、自動化儀表具有國內優勢,浙大中控、杭州和利時公司在數字化儀表研發方面已取得可喜進展,有的產品已成功進入核電。 

      

       總之,浙江有大量加工、技術能力強、管理先進的企業,具備進入核電市場的良好基礎和條件。可以認為,只要我省制造業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和水平,更大范圍進入核電產業鏈是完全可能的。
   

       3、浙江省制造業參與核電產業鏈,這對于浙江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浙江企業參與核電產業鏈,不僅可以分得“蛋糕”,而且可以在競爭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品牌,為擴大相關市場創造了條件。這對我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核電產業產品的生產,提高品牌效應,可以擴大其它電力、重化工等制造業關聯市場。進入核電產業鏈的實質是提高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有利于擴大關聯市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核電辦主任許連義說,現在各家企業對于核電設備制造都很積極。“不全是利潤的原因。核電設備生產由于其高技術性,只有批量生產才有效益”,“他們更多地是把制造核電設備看作是一次機會,能夠證明自己設備制造能力的機會。這對于企業形象的打造和長期效益都有好處。”  

  

       顯然,一個企業能夠生產核電產品,這是很好的品牌效應。即使核電產業的蛋糕分得不多,但對于獲得關聯市場仍大有好處。
     

       四、浙江省參與核電產業鏈的若干建議
        

       浙江省企業界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如何應對我國核電產業加快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1、制定進入核電產業鏈的戰略與思路
    

       浙江省已經進入重化工階段,新型的重化工的路子該怎么走?浙江省要成為世界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先進性如何體現?根據目前浙江制造業的發展形勢,培育核電產業 

   

       鏈是可以考慮的思路之一。
     

       核電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我省有可能近期進入的輔助設備制造業,如上述換熱設備、除氧器、風機、泵閥、電纜、儀器儀表、自動化控制等行業普遍存在提高技術水平、增強競爭力的迫切要求,進入核電產業鏈將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應當積極參與核電市場,核電門檻并非高不可攀,大量設備與一般電廠相同或接近。

       

       首先要解放思想、知難而上、要發揚“浙江精神”,埋頭苦干,拼命實干,艱苦創業,矢志拼搏,就完全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業績來。同時,要循序漸進,發揮浙江優勢,主攻核電輔助設備。可逐步擴展進入的范圍,在條件更好時,進一步向核電產業鏈的較高端發展。
    

       我們浙江省政府和企業應有所對應,有所行動,急起直追,努力形成與浙江經濟大省形象相適應的核電產業,為中國核電事業發展做貢獻。

   

       2、整合行業資源,大力提高技術含量,提高品牌效應。
      

       對于相關行業,可結合浙江產業集聚的區域特色,整合行業資源,探索相關制造業整體進入核電產業鏈的競爭戰略。加強相關行業共性技術的引進、研發和應用,重視人員的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質量意識,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
      

       在機械行業,應通過整合行業資源,盡快形成若干系列輔助設備的系統供應能力。在儀器儀表行業,應進一步發揮優勢,發展數字控制技術,   

  

       盡快掌握代表該領域發展水平的數字化控制系統,提供系統化的成套產品。
       

       加強我省企業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以及產業鏈相關企業的技術合作和資源整合,實行開放式的自主創新與合作創新的路子,加快技術能力的提升。建立新產品開發的動態聯盟,提升中小企業技術能力。
       

       要在核電產業鏈中,創造浙江品牌,建立信譽,提高品牌效應。

   

       3、加強市場調查,把握需求信息,參與核電產業的競爭


       我省企業應加強市場調查,把握需求信息;了解有關產品的“核”要求,了解、熟悉核電設備設計、加工制造所需遵循的標準、法規和要求,取得必要的資質證書;學習已經承擔核電產品生產企業的經驗,參與核電產業的競爭。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要與負責核電廠項目設計的設計院和業主單位取得聯系,把自己產品的性能介紹清楚,確認能滿足設計和采購的技術要求。


       政府應該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國家核電項目立項的信息;支持企業接受業主單位組織的合格供應商審評以及參與議標或招標活動,為企業提供有關的市場信息和技術信息。
      

       可以更多發揮學會的學術團體作用。上海市原子核學會下屬有以核電工程設計為主的上海核能專業委員會,以核設備制造為主的上海核能設備專業委員會。兩個專業委員會相互支持,配合密切,緊緊圍繞為推進上海核電國產化開展形式多樣學術活動和為核設備承制廠無償提供技術咨詢服務。上海核學會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我省核學會可以更多溝通核電建設單位和我省產業界,為我省進入核電產業鏈提供信息交流服務。在市場準入和資質申請資料的代理申報等方面應更多發揮學會的作用。

  

       4、采取措施,推動民間資本進入核電產業鏈
   

       有數據表明,浙江目前擁有的7000億元可用民間資本,已經基本流向了全國各個領域。僅溫州一地,就至少有1000億元資本流向外省市區。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運用數理統計和調查等方式,第一次得出浙江民間財富準確的結論:在“十五”期間,浙江民間沉淀的資金將達到8300億人民幣。
 

       今年以來,民資如潮涌般涌向電力、路橋、公交、航空等昔日的“投資禁區”,民間資本的活力和潛力日益彰顯。我省有關行業要進入核電產業鏈,為了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和技術水平,必定需要大量的資金。那么,有沒有可能引導如此巨大能量的浙江民間資本更多投向我省核電產業鏈的開發中去呢。這也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5、建議政府制定政策,納入發展規劃,對進入核電產業鏈的企業給予支持
  

       政府和企業間互動是促進浙江核電產業發展重要途徑。


       隨著國家核電發展政策和規劃的出臺,已引起各地政府和企業的足夠重視。相比之下,由于歷史原因,浙江省企業進入核電領域的業績不盡人意。作為核電大省,已建成的核電廠和待建的核電廠都是浙江企業家門口的生意,憑借浙江企業的實力和營銷水平應該有所作為。
    

       世界各國核電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各項政策的大力扶持。同樣,對我省參與核電產業鏈,為核電建設提供設備和服務的企業,在政府政策上也應該給予支持。建議有關部門就此進行調查研究,制定支持政策,使我省企業在我國核電產業國產化、市場化進程中,獲得更大的競爭力。

      

       我省建立過核電辦公室,在推動我省產業界進入核電產業鏈過程中,省核電辦應發揮更大作用。首先,要與中核總進行溝通,為我省企業牽線搭橋。上海核電辦多年來一直在進行著有效的工作,我們應該好好向他們學習。
             

       各位代表,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加快進入我國核電產業鏈是浙江科技界、企業界的共同愿望,希望各位給予大力支持與幫助。讓我們共同為加快我國核電國產化做出更大的努力。謝謝各位。

          

       徐步進   浙江省核學會(Zhejiang Nuclear Society)   理事長


       出生于1942.2,1965年寒假畢業于浙江農業大學生物物理專業,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99—03年10月任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97-04年5月任核農所所長;現任農業部核農學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核農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原子能機構—浙江大學植物誘變種質創新與研發合作中心》(IAEA-ZJU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Mutant Germplasm Enhancement and Exploration in Plants)工作組組長。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原子能農學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核學會理事長,核農學報主編。
      

       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路208號     郵政編碼310012
   

       E-mail:bjxu@zju.edu.cn

主辦單位: 中國核學會
承辦單位: 愛思美(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