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布日期:2011-09-28
作為全球第一臺AP1000核電技術的三代核電機組,中核集團三門核電1號機組計劃建設工期為56個月。如果順利推進,按照預定計劃,最早到2013年末,三門核電1號機組就能夠并網發電。
即將迎來安裝高峰
就在9月22日,中國南北兩處三代核電自主依托項目同時到了重要的工程節點。
當天,全球首個三代核電機組——浙江三門核電1號機組被植入“心臟”,未來盛放核燃料的反應堆壓力容器被順利吊裝到位;同日,山東海陽核電也順利實現1號機組鋼制安全殼筒體第四環(CV4)環吊裝就位,只等植入關鍵設備。
三門核電現場召開的項目進展新聞通氣會上,中核集團三門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繆亞民表示,三門核電一期工程的建設基本未受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各項工作按計劃推進。
世界首臺AP1000核電機組,正在中國從設計圖紙變為工程現實。安全殼廠房、附屬廠房、輔助廠房、放射性廢物廠房和柴油發電機廠房等核島五大廠房已全部開工建造。蒸汽發生器、主管道、環吊、一體化頂蓋、堆內構件等一批核級設備也將于今年年底前陸續抵達現場,核島即將迎來安裝高峰。
核電安全監督日嚴
伴隨著工程推進的,還有政府越來越嚴密的核安全監督。
核電行業內有一句話,“往最壞的想,往最好的做”。大到鋼結構的吊裝,小到管道的連接,都不能錯差分毫。壓力容器就是核電站最重要的安全屏障之一,工程施工要確保萬無一失,也是政府安全監督的重點區域。
壓力容器被譽為核電站的“心臟”,是核電站數萬套設備中最關鍵的設備之一。壓力容器位于反應堆廠房中心,能夠包容和支撐反應堆堆芯。AP1000核電廠能否持久安全發電,首先就要確保壓力容器能夠安全使用60年。
承擔三門核電建設任務的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梁選翠介紹說,此次壓力容器安裝前,國家核安全局和業主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先對所有的質保文件進行確認,然后對壓力容器的表面質量進行確認,最后國家核安全局才下達吊裝令,接下來施工單位通過現場的風速狀況確認最終的吊裝時間。
為了將吊裝位置精確控制,海邊施工的風速、風向等細節因素都必須被反復考量。
國核工程有限公司三門分公司總經理沈文榮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吊裝必須要選擇在風速不大于32米/秒的天氣條件下進行,為了等待最好的天氣條件,本次壓力容器的吊裝就已數次微調了時間,而且調整吊裝時間的決定還需要由國家核安全局再次確認。
“對于壓力容器吊裝的風險監督只是國家對于核建設安全中的一個點而已,接下來還包括調試以及今后長期的運營,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核安全局都會不斷選取監督控制點。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嚴錦泉說。
出于安全考慮,國家核安全局也嚴格監督了AP1000的設備制造環節。比如,此次的壓力容器為韓國斗山公司在海外制造,但在該設備制造期間和設備最終驗收上,國家核安全局也對很多控制點密切監督。
而關乎三門核電整體安全的是廠址選擇和核電技術本身,這也是政府在核安全監測中反復評估的內容。根據當時三門核電廠址地質勘測情況,三門核電站地區海域位于寬緩的大陸架上,廠址區100公里內海域水深為0~100米,不具備發生大海嘯所需要的1000米以上水深條件。同時,琉球至臺灣的第一島鏈、沖繩海溝和寬緩大陸架是浙江沿海電廠廠址天然的海嘯屏障。
此外,三門核電站區域沒有大的地震斷裂帶,以三門廠址為中心,25公里為半徑的近區域內不存在發震構造。浙江三門核電廠實際廠址的極限安全地震為0.15g,而三門核電站設計選用的安全停堆地震為0.3g,也具有較大的安全裕度。
7月4日至5日,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國家能源局和中國地震局聯合檢查團對三門核電廠開展了包括廠址選擇過程中所評估的外部事件的適當性、核設施防洪預案和防洪能力、抗震預案和抗震能力等十一個方面的綜合安全檢查。公眾所關心的核電站對多種極端自然事件疊加事故的預防和緩解措施、對全廠斷電事故的分析評估以及失去應急電源后附加電源的可用情況及應急預案也在檢查評估之列。
這次針對三門核電的綜合安全檢查最終結果尚未正式披露,而中核集團三門核電方面的自查結果則認為,三門核電站的安全有可靠保障,在抵御自然災害等方面有較大裕量。
核電設備自主化加速
AP1000技術的引進使中國有了發展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的機會,同時也面臨很大挑戰。由于目前中國是三代核電的“第一個吃螃蟹者”,連作為AP1000設計者的美國也僅是與中國同步建設。中國的挑戰在于能否在短時間內充分消化轉讓的各項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
按照現有計劃,三門核電1號機組的核島設備中僅有主管道和穩壓器由中方承擔,而進入到三門核電2號機組和海陽核電2號機組后,除了屏蔽電機主泵、爆破閥是西屋公司和中方聯合承擔外,其他的全部將由中方自主提供。
這意味著,短短幾年時間內,中方設備企業需要攻克大量難關來防止“受制于外”。
以前,我國的大型鑄鍛件企業因制造能力和技術上的差距,國內高端大型鑄鍛件市場和技術被國外巨頭壟斷,尤其是在核電大型鑄鍛件上,更是面臨國外技術封鎖。此次中國一重(601106,股吧)集團通過研發試制,首先掌握了“三代”核電大型鍛件制造技術,并承制了世界首批AP1000三代核電核島主要鍛件。
AP1000主管道是我國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中唯一沒有引進國外技術的核島關鍵設備。中國二重等國內多家企業自主突破了AP1000主管道制造的技術難關,制造的主管道1:1模擬件綜合技術指標已完全符合美國西屋公司的設計技術標準,大幅降低了主管道的采購成本。
在材料國產化推進中,鞍鋼集團已經在三代核電鋼制安全殼鋼板生產研制上獲得成功;上海大西洋(600558,股吧)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核電重要設備焊材國產化也獲得突破;太鋼集團核電用雙相不銹鋼及部分型材研制也獲成功。
“在大型設備國產化的過程中,各設備企業前期投入非常大,無論是一重、二重和上重都存在這樣的情況,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廢品量比較多。應該說AP1000主要設備的鍛件從完整性上來說我們都有了,如果鍛件的穩定性也解決了,那么后續的鍛件就都沒有問題。發改委、能源局以及我們工程公司也都經常舉辦各企業之間的交流,就是要防止企業犯相同的錯誤。”負責三門核電項目管理的國核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明彈對本報記者說。
王明彈還坦言,依托項目的設備采購,尤其是影響主線工程的關鍵設備采購,已經成為整個項目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今年待完成的里程碑節點中,有5個節點與設備交貨直接相關,設備交貨壓力非常大,設備國產化任務非常重。
除了設備企業,中國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也已經進入到適應三代核電工程設備的研發中。
當前第三代核電建設關鍵吊裝設備完全依賴進口,據本報記者了解,為了推進第三代核電關鍵吊裝設備的國產化,相關部委已多次召集履帶起重機制造企業召開會議,鼓勵超大型履帶起重機的國產化,以徹底擺脫核電站建設受制于人的現狀。國內的三一重工(600031,股吧)、中聯重科(000157,股吧)等企業早已瞄準該市場。因為這些設備不僅AP1000需要,未來的CAP1400項目更需要。
大型先進壓水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CAP1400示范電站,是正在開發的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的非能動壓水堆核電站。中國在2009年2月批準了CAP1400的重大專項實施方案。CAP1400的既定建設目標是,到2017年中國將建成CAP1400核電機組并并網發電,CAP1400設計建設的前提是AP1000技術能被充分吸收。
“工程公司也正在招投標CAP1400大吊車,那個將比現在所使用的吊車還要大。”王明彈說。
嚴錦泉則透露說,AP1000技術消化吸收有力支撐了CAP1400的技術研發,預計2011年年底,CAP1400的初步設計就將基本完成。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