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電設施保持良好安全記錄
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日期:2013-07-04
北京7月3日電(記者李禾)今天,“全國核應急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國防科工局局長馬興瑞說,我國一直致力于提升國家核應急能力,以建立健全國家核應急預案、救援、技術支持三大體系為基礎,提高核事故應急實戰能力為重點,推進核應急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強相關法規制度建設為保障,為核事業發展提供保障。
7月3日至9日是“全國核應急宣傳周”,也是我國核應急領域首次全國性的大型宣傳活動。此次活動主題是“共筑核應急核安全防線、共促核能事業科學發展”。據悉,全世界運行核電機組多達435臺,16%的電力供應來自核能。目前,我國核電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運行中的核電機組有17臺,在建核電機組28臺。我國核電設施保持著良好的安全記錄,迄今為止未發生過2級以上事件。
馬興瑞說,核安全是核能事業的“生命線”,核應急是確保核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近年來,我國核應急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2008年以來,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為牽頭單位的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在應對四川汶川地震險情、配合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核安保工作、應對日本福島特大核事故影響、朝鮮第三次核試驗,以及四川蘆山地震影響等重大核安全核應急事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務院6月30日批準發布了新修訂的《國家核應急預案》。馬興瑞說,以新《國家核應急預案》為基準,初步形成了國家預案及其協調委成員單位預案、省級預案、核設施營運單位預案的三級預案體系。協調委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建設了一批應急能力;此外,國防科工局安排了專門資金組織建設了4個國家核應急技術支持中心、6支應急救援分隊,以及11個核設施單位的核應急基礎能力建設。按照《國家核應急工作“十二五”規劃》,專門用于重特大核事故救援的國家級核事故應急救援隊建設正按計劃推進。
國家核應急協調委有包括商務部、農業部等在內的24個成員單位,共有16個省建立了核應急委員會和相應的辦事機構。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姚斌說,國家核應急協調委著眼于建體系、強能力、重實戰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核應急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如環境保護部形成了系統的核與輻射環境監測網絡,衛生計生委形成了系統的核醫學救治網絡,海洋部門形成了海上輻射監測和應急力量,地震部門形成了全天候地震監測力量,實時提供有關信息等。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