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廣核集團 中國廣核集團 發布日期:2015-10-12
繼歐洲之后,中廣核華龍一號正積極打開非洲和東南亞市場。不久前,其與肯尼亞核電局簽署的開發肯尼亞核電項目的諒解備忘錄(MOU)備受關注。這份文件的簽署意味著什么?有無后續計劃?肯尼亞核電市場前景如何?中廣核國內外市場開拓有何策略?就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廣核集團國際核電開發部副總經理楊茂春。
中國能源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與肯尼亞核電局關于肯尼亞核電開發合作的諒解備忘錄》(MOU)于9月7日簽署,這是一份什么性質的備忘錄?雙方達成的合作意向意味著什么?
楊茂春:該MOU是中廣核(CGN)與肯尼亞核電局(KNEB)表達雙方開展核電開發意向的MOU。其簽署是中廣核參與肯尼亞核電項目開發合作的第一步,也是推動中國、肯尼亞雙方政府開展核能合作的第一步,標志著中廣核牽頭的中國團隊拉開了進軍肯尼亞核電市場的序幕。
根據MOU,中廣核與KNEB雙方將基于華龍一號(HPR1000)技術及其改進技術,在肯尼亞核電開發和能力建設方面開展合作,合作范圍包括:核技術研發、核電廠建設、核電廠運營、燃料供應、核安全、核安保、核廢物管理和核電廠退役。
中國能源報:肯尼亞核電局(KNEB)是個什么性質的機構?對雙方后續合作有什么作用?
楊茂春:KNEB隸屬于肯尼亞能源與石油部,是根據肯尼亞的公司法所設立的國有公司,負責推進肯尼亞以發電為目的的核技術開發,核電局董事會主席由總統任命,向部長匯報工作。KNEB既是政府機構,也是未來的核電業主,具有政府和企業雙重性質,在肯尼亞核電項目開發方面起主導作用。所以,中廣核與KNEB簽署的MOU可以看成是中廣核與肯尼亞政府機構簽署的MOU,也可以看成是與肯尼亞核電企業簽署的MOU。
中國能源報:對于中廣核開發肯尼亞核電市場,我國政府態度如何?
楊茂春:國家能源局核電司有關領導于9月11日在北京會見了肯尼亞代表團,舉行了中國——肯尼亞雙方政府關于肯尼亞核電開發合作的首次會談。核電司明確表示,國家能源局全面支持中廣核以華龍一號(HPR1000)技術及其改進技術,在肯尼亞核電開發和能力建設方面開展合作,分享中國和中廣核30多年來核電開發、建設和運營的經驗。國家能源局希望加強與肯尼亞能源主管部門的聯系和合作。核電司強調,核電開發與合作代表國家的意志,政府層面的合作非常重要,中國政府愿意與肯尼亞方面啟動《兩國政府間和平利用原子能協議》、《政府間核能合作協議》(或MOU)或政府間合作協議(IGA)等方面的談判和簽署工作。
中國能源報:開發肯尼亞核電市場后續有無具體計劃?
楊茂春:中國參與肯尼亞核電市場開發分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
在政府層面,首先,雙方已正式建立政府間官方聯系渠道和聯系人,肯尼亞方面的對口單位是肯尼亞能源與石油部,中國對口單位為國家能源局。同時,爭取在2016年上半年,國家能源局和肯尼亞能源與石油部能夠簽署《政府間核能合作諒解備忘錄》,再適時簽署《兩國政府間和平利用原子能協議》。在此基礎上,考慮以政府間協議(IGA)的方式開展兩國核電開發合作。
在企業層面,在中廣核和肯方在9月7日正式簽署MOU后,中廣核和肯方將建立雙方高層和工作團隊的聯系渠道,積極探索合作方式和合作范圍。同時,2015年年底,中廣核將派遣高層代表團和專家團隊,向肯尼亞核電局、能源與石油部進一步全面推介華龍一號(HPR1000)技術和核電開發一攬子解決方案。此外,中廣核還將邀請肯尼亞代表團見證防城港二期華龍一號(HPR1000)示范工程的開工,并根據肯尼亞方面的需要,擇期在肯尼亞舉辦核電工業展。我們亦同步推動雙方簽署核電開發前期項目咨詢協議和培訓協議,為肯尼亞提供選址、可行性研究有關的廠址安全分析、環境影響分析、核電發展規劃、核電人力資源開發等技術支持和服務合作,以及人員培訓項目合作。
最后,基于雙方政府簽署的IGA,積極展開各項商業協議的談判和簽署工作。
中國能源報:肯尼亞核電發展前景如何?
楊茂春:作為東部非洲的領袖國家,肯尼亞經濟目前以農牧業、旅游業和服務業為主,處于工業化早期的轉型階段,電力需求大。根據肯尼亞的規劃,到2030年,總裝機容量將由目前的220萬千瓦提高到1900萬千瓦,即每年都需要建成1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目前,肯尼亞能夠開發的常規能源(水電和地熱)規模都很小,急需尋找大中型規模的快速建成型的能源,同時考慮提升電網容量和輸配電能力等方面的建設,而核電在這一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肯尼亞計劃于2030年前建成投產400萬千瓦核電機組,其中首臺機組計劃在2020年開工。
中國能源報:中廣核華龍一號國內示范項目和正在推進中的英國項目,是否對肯尼亞核電項目邁開第一步產生了積極影響?國內示范項目—防城港華龍一號目前進展如何?
楊茂春:作為華龍一號的示范項目和落地英國的參考電站,防城港核電二期工程的項目核準和工程建設許可的審核進展順利,預計在年內正式開工建設。目前,華龍一號示范項目防城港3、4號機組設計文件、設備采購及供貨、現場施工準備等各方面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項目核準與執照申請進展良好,滿足 2015年開工建設及后續連續施工的要求。中廣核防城港3、4號機組的開工建設,這將為接下來以中國自主技術帶動裝備制造等產業走出去,與包括非洲、西亞中東歐、東南亞和英國等在核電領域的深入合作奠定關鍵基礎。
中廣核在英國項目開發談判還在進行中,總體進展順利,華龍一號也即將開展英國核安全機構的核電站基準設計技術(GDA)審查工作。同時,中廣核也在今年上半年以華龍一號技術申請歐盟國家核電業主用戶標準委員會(EUR)的技術和安全設計評審,這些毫無疑問將對中廣核的企業品牌和我國華龍一號技術品牌在國際核電市場上產生巨大影響力。
中國能源報:中廣核以華龍一號為依托的核電技術“走出去”目前有無明晰規劃?歐洲、非洲、東南亞市場的開拓,會否采取不同的模式和策略?
楊茂春:以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帶動中國核電技術裝備“走出去”,既是國家發展“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要求,也是中廣核自身發展的需要。中廣核已經按照國家的要求制定了五年計劃和中長期計劃,確定了核電自主技術走出去的“三步走”戰略和“三條船”策略,爭取在十三五期間,海外自主技術核電項目實現開工建設,到2030年,中廣核將實現華龍一號及中廣核的小堆技術全面參與國際核電市場競爭和全球工程資源掌控,我國核電產業及相關行業都將從中獲益。
歐洲、非洲、東南亞、英國以及其他有意愿發展核電的國家,因其國情不同,對核電開發合作的訴求也不同,中廣核在國際核電合作方面持開放態度,并制定了有針對性的開發策略,但所有的合作都要以“兩個雙贏”為前提:首先保證雙方的國家利益,做到國家層面的雙贏;在此基礎上,保證合作企業的雙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