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專家點評  > 獨家專訪“華龍一號”總設計師咸春宇

獨家專訪“華龍一號”總設計師咸春宇

來源:中廣核 發布日期:2016-07-06

  6月29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暨中央企業“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中,中國廣核集團首席專家、華龍一號總設計師咸春宇博士被授予“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標兵”榮譽稱號。咸春宇帶領團隊歷時六年多的研發,兩千多個日夜的辛勤付出,才使中國人有了完全屬于自己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那么華龍一號的研發中經歷了哪些曲折?它與國際上現有的三代核電技術有何區別?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專訪了最了解它的人——華龍一號總設計師咸春宇。

  “華龍一號讓我們挺直了腰桿”

  記者:您是華龍一號的總設計師,經歷了華龍一號研發的始終,現在回頭看六年前華龍一號研發工作開始時的情景,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咸春宇:型號研制工作正式開始到現在進行了六年多,集團所有兄弟單位都在全力支持這項工作,我們整個研發團隊,包括相關的科研、運營和工程人員都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回望過去六年多的研發歷程,真是感慨萬千。

  2009年8月,我當時以工程公司設計院核島所所長的身份參加了工程公司“‘十二五’科技規劃研討會”,會議按照集團的戰略部署,提出了要自主研發三代核電型號的設想和安排。當時有不少人贊成,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一方面該型號研制屬于企業自主行為,投入巨大,國家能否認可、后續能否工程實施,均有較大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當時CPR1000機組的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形勢一派大好,同時工程公司的壓力已經很大,型號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人才,會進一步加劇工程建設的管控壓力。此外,當時預計完成型號研發至少需要十年時間,從時間和市場前景看,自主研發的型號市場空間有多大也還有待觀察。但最終集團還是決定啟動自主三代核電型號的研發工作,事實證明當時決策是正確的,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戰略決定,意義深遠。

  今天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型號研制成功,示范項目防城港二期開工建設,且落地英國,這在我國核電發展歷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讓我們在國際同行面前挺直了腰桿,我們在知識產權、關鍵設備等問題上不再受制于人。我們這個核電大國,終于擁有了自己的三代核電型號,這不論是推動國家核電發展規劃的實施,還是我們企業的長遠發展,都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為自己能從一開始就全身心投入到華龍一號的研發,并見證今天的成功,深感榮幸。

  華龍一號滿足全球最高安全標準

  記者:同為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技術方案與國際上現有的其他技術方案差異體現在哪里?

  咸春宇:從技術角度上講,“采用177組燃料組件和三個安全系列”是華龍一號的主要技術特征。

  反應堆方面,與目前二代加機型相比,在增大反應堆熱功率的同時,能夠降低反應堆的功率密度,提高核電站運行的安全裕量,使反應堆更加安全。

  三代核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安全性大幅度提升。華龍一號設計了完善的縱深防御安全系統。在表征安全水平的兩個重要概率安全指標,即堆芯損壞頻率(CDF)和大量放射性釋放頻率(LRF)上,華龍一號分別低于10-6/堆年和10-7/堆年,遠低于10-5/堆年和10-6/堆年的三代機組用戶要求,滿足全球最高安全標準。

  與EPR、AP1000等在建三代核電技術方案相比,華龍一號具有后發優勢,借鑒了其它三代核電技術方案的一些理念和先進經驗。譬如說,AP1000技術方案有一個顯著特點采用非能動的安全系統,而EPR采用多樣化的能動冗余安全系統來確保安全功能。華龍一號的設計充分借鑒了AP1000和EPR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設計理念,在應對設計基準事故時,采用了三列實體隔離的能動安全序列,能夠快速有效地應對設計基準事故,控制機組狀態,并最終將機組維持在安全停堆狀態;在應對超設計基準事故時,采用了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設計,能夠實現放射性包容的最終目標,防止放射性物質泄漏。應該說,華龍一號設計融合了AP1000和EPR設計的優點,同時又有效避免了兩者在工程實施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是最符合我國國情的現實選擇。

  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我們在華龍一號設計時還要兼顧考慮它的經濟性以及對相關制造業的帶動作用。譬如說我們充分考慮了我國核電的產業基礎,采用了成熟技術來減少工程實施的風險,設備國產化率達到85%以上,有效降低了工程造價;換料周期從較為普遍的12-18個月提升到18-24個月,電廠的設計可利用率達90%以上,進一步提升了運行的靈活性;三個實體隔離的安全系列進一步提高了運行維修的靈活性。總的來說,華龍一號實現了安全性與經濟性的均衡,先進性和成熟性的統一。

  記者:您剛才談到了三代核電技術的安全性,那么如果遭遇類似福島核事故那樣重大自然災害,華龍一號有何應對措施?這可能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咸春宇:在華龍一號正式啟動型號研發工作不久,福島事故就發生了,因此,可以說在設計研發過程的一開始,我們就充分汲取了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特別是在應對超設計基準事故方面,華龍一號采用了非常多的措施來確保安全。針對地震風險,我們從設計上將安全停堆地震從0.2g提高到0.3g,大幅提升了地震事故的應對能力。針對海嘯等外部災害,采用最高設防標準的同時,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全廠斷電風險,我們加強了電源系統,能夠在喪失廠外電的情況下,通過縱深防御的電源供應系統,提供全廠斷電應急供電,確保安全系統運行。

  此外,為了防止類似福島事故的堆芯熔毀,我們設計了蒸汽發生器二次側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能夠通過非能動手段將堆芯熱量排出,避免堆芯熔毀。為了防止堆芯熔毀后放射性物質的泄漏,我們設置了非能動的堆芯熔融物滯留系統(IVR),確保反應堆壓力容器不熔穿,將放射性物質限制在壓力容器內。針對福島事故氫氣爆炸的經驗反饋,我們設置了非能動氫氣復合器和點火器,及時消除安全殼內氫氣聚集,防止氫氣爆炸。這些措施確保了華龍一號即使遇到類似日本福島這樣的極端事故,仍然能夠保障核電站安全,避免對環境的影響。

  華龍一號的自主知識產權得到業界的一致認可

  記者:華龍一號肩負實現我國核電“走出去”的重任,而在核電技術出口中必須解決自主知識產權的問題,華龍一號是如何做到的?

  咸春宇:我們從頂層設計開始,從方案策劃、技術選擇到方案設計,初步設計,都是以我為主獨立開展的。在設計研發過程中,為了消除知識產權方面可能存在的侵權風險,我們對全球所有的、涉及到核電技術相關的三萬多件專利逐一地進行了分析,把這些相關專利和我們自己的技術方案進行逐一對比。對發現的風險點,我們通過自主開發、調整技術方案等多種措施消除或合理規避風險。知識產權方面的工作是與型號研發同步進行的,雖然投入巨大,但保障了華龍一號的自主知識產權得到業界的一致認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際同行對華龍一號的知識產權問題提出過疑問。

  記者:對于華龍一號防城港二期示范項目的建設,您有什么期待?

  咸春宇:EPR、AP1000、華龍一號三個三代核電示范項目同時在我國建設,這是機遇也是挑戰。不同的是,EPR和AP1000是我們“請進來”,但華龍一號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我們要讓世界看到,中華民族幾千年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華龍一號也終將在世界核能界占有重要一席。所以我們一定在國內把華龍一號項目建好,還要建成榜樣、標桿,要使其肩負起我國核電“走出去”的期望。

  華龍一號防城港二期項目對我們而言是“首堆+首次”,任何一個首次建設項目都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尤其在正向設計的前提下,工程建設壓力是巨大的。作為一名設計人員,我希望在設計上能為采購、施工、調試鋪平道路,與設備制造單位,與建安承包單位通力合作,保障示范工程的能夠順利建成。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建設,我們依然任重道遠,讓我們一起努力,并祝愿華龍一號示范工程早日建成!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