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日前宣布:正式受理“華龍一號”的通用設計審查(GDA)申請。這是我國自主核電技術首次在海外接受評審,再加上GDA素有“全球最嚴核電審查”之稱,使得這一事件備受全球媒體和各新興市場國家的關注。GDA到底嚴在哪里?“華龍一號”通過GDA的可能性有多大,意義幾何?記者12日專訪了“華龍一號”GDA首席技術官毛慶。
首次海外評審為中國核電打開展示窗口
“這是中國自主核電技術首次在海外市場接受檢驗,并且還是在英國這樣世界先進核電技術云集的發達國家市場,是中國向世界展示自身核電技術實力的良機。”毛慶說。
2016年9月29日,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英國政府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合作協議,確定中廣核參股投資英國欣克利角C和賽茲韋爾C、控股投資布拉德維爾B(BRB)項目,其中BRB項目將采用“華龍一號”技術方案,這是中國自主核電技術首次進入發達國家市場。
根據英國核安全監管規定,采用在英國沒有使用過的技術新建核電廠,在項目建造前應進行通用設計審查。
“通用設計審查的啟動,意味著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落地英國BRB項目邁出了關鍵一步。同時,這也是‘華龍一號’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毛慶說。
“最嚴核電審查”也是“出海”利器
通用設計審查周期長、難度大、投入大,一直被業界視為“全球最嚴核電審查標準”。目前全世界5種申請通用設計審查的堆型中,只有EPR一種堆型通過了審查,且花費了66個月的時間,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那么,這項審查到底難在哪?
據毛慶介紹,英國核安全監管審查的理念與中國、歐洲、美國有所不同,其核安全要求并沒有固定的標準或者限值,而是需要被審查方證明其設計滿足合理可行盡量低原則、最佳可行技術原則以及最佳實踐原則。
“為此,我們必須要提供大量的論證分析、報告等,去說明‘華龍一號’設計是先進的、安全的、成熟的、可靠的,這比單純證明滿足某一限值要求要難得多。”毛慶說,“因此,如果能通過通用設計審查,就會增強各國對‘華龍一號’的信心,提升‘華龍一號’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這也將成為中國核電技術走向世界的利器。”
預計5年可拿下通用設計審查“通行證”
據毛慶介紹,目前,中廣核和法國電力集團已經聯合制定了詳細的項目進度計劃,“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將分為四個階段,預計歷時60個月。
其中,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計劃10個月完成準備,并完成初步安全報告的編制;第二階段計劃用12個月完成初步安全報告的審評;第三階段計劃用13個月完成對建造前安全報告、環境報告以及核安保總體方案三個綜合性報告的審查;第四階段計劃用25個月完成,主要是針對英國核安全監管當局關注和反饋的重點問題,改進完善。
“為推動‘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中廣核用了近2年時間,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并與法國電力集團在英國聯合成立了通用核能系統有限公司,作為‘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推進的項目主體。”毛慶說,“我們有信心用5年左右時間通過通用設計審查,推動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和中國制造挺入英倫,邁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