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技術與監管 | 世界核協會第三次地區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8-05-28
2018年5月15日至16日,世界核協會(WNA)第三次地區研討會在上海核工院召開。會議由上海核工院承辦,世界核協會反應堆設計評估與許可合作(CORDEL)工作組及長期運行工作組協調,旨在交流新建和在運核電廠面臨的主要技術和監管問題。

與會嘉賓合照
本次大會主席由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家核電”)副總經理、上海核工院院長鄭明光和CORDEL副主席、美國核學會(ANS)前主席Donald Hoffman共同擔任。研討會吸引了來自世界核協會、美國核學會、經合組織能源署(OECD NEA)、法國電力(EDF)、歐洲原子能公司(FORATOM)、坎杜能源公司(CANDU)、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韓國水力核能公司(KHNP)、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上海電氣、清華大學、西安交大、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核電、中國核動力設計研究院、中廣核、中機生產力中心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核能行業領域內的近三十位專家與領導參會。
會上,CORDEL主席、上海核工院院長助理方舟與副主席Donald Hoffman首先分享了標準和審評體系融合的意義、愿景和未來工作。緊接著各國專家圍繞著目前中國核電發展的熱點問題,如核電設備制造能力、數字化設計體系、核電廠延壽、鄰避效應以及先進反應堆進行了充分的討論。
在運行核電廠的挑戰主題發言中,中、法、韓的專家分別介紹各自國家的老化管理技術。上海核工院副總工程師竇一康系統的闡述了全生命周期老化管理體系和實踐,體現了國家核電在該領域的技術底蘊。
上海核工院總體技術部主任王煦嘉擔任主持了小型反應堆的交流環節,國家電投、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分別向與會代表展示了各自最新型號的小型反應堆。與此同時,來自加拿大Candu業主組織分享了加拿大小堆建設的計劃,并提出將以此為契機,推動建立小堆型號比選和政府間的審評合作框架。
國家核電工程公司總工程師王斌和清華大學核研院副院長董玉杰教授分別就我國三代核電及四代核電建設過程中的挑戰及解決方案與參會專家進行了詳細討論。來自俄羅斯ROSATOM的專家闡述了俄羅斯海上浮動平臺的技術衍變過程、目前建造情況和未來建設計劃。
在監管要求融合的主題研討中,上海核工院副總工程師顧申杰詳細闡述了國核電標準體系研究的成果和未來研究思路,受到與會代表廣泛關注。世界核協會、世界經合組織、法馬通和中機生產力中心的專家分別分享了各自在監管融合方面的觀點和思路。
大會“核電廠取證的國際合作”論壇由上海核工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嚴錦泉主持。上海核工院總體技術部與來自中國監管機構、美國監管機構、世界核協會和世界經合組織多位專家一起與現場觀眾積極互動,碰撞出一個又一個精彩的問答。雖然各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經在監管和標準融合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國際合作,但未來在共同推動核電的發展上,國際合作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正如國家核電副總經理、上海核工院院長鄭明光在閉幕詞中表示,核能產業是一個大家庭,需要監管當局、設計方及業主的互相支持、共同努力,推動不同堆型的技術發展與核能產業的國際合作,為公眾帶來更先進、更安全、更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推動全球社會發展。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