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核工業第一批廠礦創建60年之精神宣講:無悔年華 矢志報國

核工業第一批廠礦創建60年之精神宣講:無悔年華 矢志報國

來源:中核集團 發布日期:2018-05-30

  “不辭沉默鑄金甲,甘獻年華逐紫煙。選擇了核試驗,就是選擇了隱姓埋名,選擇了默默無聞。一對新婚夫婦先后被派至金銀灘,相距10公里卻從未謀面,也不知對方去向,這應該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吧。”在5月30日在財政部禮堂舉行的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核工業精神宣講報告會暨第42次中核大講堂上,觀眾中有年幼的核工業新兵,也有年邁的老將,大家數次落淚、頻頻鼓掌。當天,中核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余劍鋒,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和自興,中國核建黨組成員、股份公司總裁李定成,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清堂出席活動。

  來自青海原子城(海北州)的六位宣講員一身戎裝,用音詩畫、情景劇、演講等方式為中核集團員工講述發生在遼闊的金銀灘草原上的核工業故事,以此紀念我國核工業第一批廠礦創建60周年。

  1958年5月,時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批準了我國第一批廠礦企業的選點方案,標志著核工業生產布局的開始。其中就包括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二二一廠,即原子城的前身。來自天南海北的科學家、技術工人、解放軍指戰員等奔赴此地,不圖名利,不問前程,歷盡艱辛,在這里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而我國的核工業體系也是從這些廠礦中誕生、成長。

  將青春留在高原  是我一生最大的光榮

  “即使我們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留在了青海高原,但是能參加草原大會戰是我一生最大的光榮。”當這些科學家在年邁之時被宣講團成員問及他們的內心感受時,他們都滿含無悔和榮耀。戰風沙、斗嚴寒,圖紙屢畫屢改,試驗算了又算,大家用短短四年就建成了二二一基地,而負責基地生產建設的李覺將軍更是下令讓干部們將樓房讓給科學家們住,而自己住帳篷。自力更生、刻苦鉆研,這是第一篇章《偉大的事業,永恒的精神》。

  趙忠堯、羅時鈞、沈善鈞,這三位當時在美國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即將返回祖國,而由于當時美國政府阻撓,三位科學家在航行途中被押送至日本的監獄,同船的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被強行帶走,在美國被軟禁長達五年之久。而他們立志報國的決心從未動搖。同批回國的還有著名力學家、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在他學術研究的黃金時期,每月薪酬達800美金時,卻意外地說出了“國貧家窮是當兒子的無能,我想讓我們的同胞都過上這樣的生活。”隨后燒掉珍貴的研究手稿,變賣在美的財產全部捐獻給祖國。拋卻名利、矢志報國,這是第二篇章《共和國之戀》。

  “青海不僅是三江之源,更是孕育出民族創新精神的重要源泉。”

  第三篇章《開拓創新,勇攀高峰》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講述了兩彈元勛鄧稼先鮮為人知的故事。一次核爆試驗倒數之后,天空中沒有出現蘑菇云,鄧稼先不顧輻射危險親自前往現場查看碎片,讓他落下病根。

  第四篇章《共和國不會忘記》則再現了二二一基地中許多無名英雄的故事。其中一對是在北京的新婚夫婦,他們接到調遣命令先后來到二二一基地,由于保密要求兩人都沒告訴對方自己的去向,直到在原子彈爆炸慶功會上才相遇。他們將最美好的年華和最純美的愛情都無私奉獻給了核工業。隨后,一張泛黃的照片出現在屏幕上,照片上是灼灼年華的四位少女,在二二一基地留下了唯一一張生活照留影,卻在合影之后的三十年內再也沒有音信,再聚首時已是三位步履蹣跚的老婦。

  蘑菇云早已散去 奮斗精神永不消逝

  雖然羅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早已散去,但是對核工業這一崇高事業的追求和奮斗永不消逝也永不言悔。正如第五篇章《民族的脊梁》引用《鄧小平文選》中所言,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也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60年后,我們坐在這里聆聽,也是在銘記和傳承這穿越歷史的“兩彈一星”精神和核工業精神,以此照亮我們奮進報國的道路。

  “這些故事真實、生動地還原了發生在二二一廠的史實,讓我再次被那些人和事所感染。” 原中核集團辦公廳的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員工在聽了報告后說道。這位精神矍鑠、目有神采的先生略有所思地繼續說,“作為一名核工業的老員工,我了解到的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七一二礦、二〇二廠還有很多感人的事跡,雖是陳年往事,但是感情真摯就能打動更多的后輩,激勵其前行。希望更多關于第一批廠礦的故事能以這種形式傳播開去。”

  而另一位正在核工業系統內工作的宣傳人員則被報告中的“無名英雄”感動,“相比于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的故事,我不住地為平凡人物的家國情懷和他們之間的情誼落淚,比如那對因工作而失聯的夫婦,三十年后再見面的姐妹們,這是屬于核工業人獨有的深情。”

  報告會最后在演員與觀眾齊唱《歌唱祖國》的嘹亮歌聲中拉下帷幕。(文 寧菁菁 影 胡鋼)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