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不當省委書記搞核電,他是誰?

不當省委書記搞核電,他是誰?

來源:核電周刊 發布日期:2018-09-28

    從站起來向富起來、強起來不斷跨越的壯麗詩篇。這40年是“殺出一條血路”不斷突破舊思維、舊體制的過程,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過程,更是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斗的過程。這里面,有著諸如總設計師小平同志這樣的偉大人物,也有著無數普普通通的中華兒女,躋身世界第三大核電企業的中廣核及核電事業就是這部史詩中華麗的一章。

    自1978年小平同志宣布引進法國技術在中國建設大型核電站以來,中廣核走過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核電發展道路,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三大核電企業,并打造出了國家名片 “華龍一號”。中廣核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核電是我國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中廣核的誕生、發展、崛起,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改革開放史。

    以下十個故事或許能夠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廣核與改革開放的深厚淵源:

    一、不當省委書記干核電

    王全國,廣東核電合營公司第一任董事長,曾任廣東省委書記,與習仲勛、任仲夷等人為廣東核電站的建設嘔心瀝血。1981年,在中央11部委審查會上,王全國公開“請戰”,希望辭去省委書記來籌建大亞灣核電站。1984年底,中央決定調時任湖北省委常務書記的王全國到廣東核電站主持工作。王全國說:“我在生命的最后一站,就想搞一項具體工作。”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時年65歲的王全國立即從湖北趕到深圳。1994年,在歷盡艱辛,大亞灣核電站終于建成投產時,他立刻請求辭去董事長職務,并且不要任何名譽職位。

    二、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

    大亞灣核電站采用的是“中外合資經營”模式,今天說來已成為十分平常的事情,可是在當年,卻是解放思想、開創性的創舉。大亞灣核電站總投資40億美元,而當時全國的外匯儲備只有1.67億美元。面對如此困境,黨中央、國務院確定了“合資經營”的模式。經歷了艱苦談判后, 1985年2月9日,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舉行了盛大的開業典禮,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最大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由此誕生。

    三、世紀之約

    小平同志對大亞灣核電站非常關心。1984年,小平同志在南巡時對深圳市領導表示:“深圳要干好兩件事,一個是建好深圳大學,一個是建好核電站。”

    1985年1月18日,廣東核電站合營合同簽字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次日,鄧小平接見了中華電力董事局主席羅·嘉道理勛爵。小平說:“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外合資的最大一個項目,這是了不起的事情。這個項目的意義,不僅是最大的合作項目,而且對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以及增加香港人的信心起重要作用。”

    兩位老人相約,在大亞灣核電站建成時,一起到大亞灣核電站去看看,但不幸的是,1993年8月嘉道理勛爵逝世,兩位老人的世紀之約成為一個遺憾。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后,香港掀起百萬人反核的浪潮,要求停建、緩建大亞灣核電站的呼聲,在香港一浪高過一浪。受復雜政治因素的影響,大亞灣核電站幾乎就要胎死腹中。在關鍵時刻,小平同志親自指示:“中央對建大亞灣核電站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央充分注意核電站的安全問題”。一錘定音!在大亞灣核電站命運攸關之際,小平同志力挽狂瀾,親自做出了核電站要繼續建下去的決策!

    1994年2月,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商運后,小平同志親自向大亞灣核電站表示祝賀。王全國董事長聽到這一消息,感慨萬千。他說:小平同志以這種方式表達對一個企業的祝賀,在我的政治生涯中還是第一次。

    四、借雞生蛋

    大亞灣核電站的總投資高達40億美元,而197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僅為206.4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只有區區1.67億美元。為解決最困擾的資金問題,大亞灣核電站采用了“借貸建設、售電還錢”的全新模式——向銀行借貸進行建設,建成后將電賣給香港換取外匯。在當時國家財政困難形勢下,這種模式殺出了一條我國核電站起步建設資金和外匯問題的“血路”!在國家計委的投資項目表上,大亞灣核電站一欄的投資數額赫然為“零”。有人把這一思路形象地叫做“借錢買雞,養雞生蛋,賣蛋還錢,還有錢花”。“借貸建設、售電還錢”也打破了我國重大項目由國家投資的模式,成就了“零資本裂變”的奇跡。

    五、最“牛” 推銷員

    我國核電經過30多年的發展,實現了“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并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核電已成為與高鐵齊名的國家名片,習近平、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作為“超級推銷員”,在多次出訪中都在積極推銷國之重器“華龍一號”。

    2015年10月21日,在習近平主席和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見證下,中國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在倫敦簽訂了英國核電項目投資協議,中國自主技術“華龍一號”落地英國,這是中國核電技術首次進入西方發達國家。

    六、從“小學生”到平等“伙伴”

    核電是我國改革開放最重大的成果之一。30多年前,法國和英國共同來到大亞灣,為中國建設首座百萬千瓦級商業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中國人完全是“小學生”。30多年后,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聯合,去大不列顛建設英國20年來首座核電站,用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中國資本、中國經驗、中國服務為英國清潔能源發展做貢獻。

    30多年前,中廣核派出了100多人到法國去學習核電知識,這些人我們稱之為“黃金人”,培養一個“黃金人”的成本高達130萬法郎;現在,中國和英國簽約,將英國大學生送往中國,為英國培養新一代的核電工程師,目前已有兩名英國學生在中國學習。

    七、總統的“湖山名片”

    湖山鈾礦是世界儲量第三大的鈾礦,達產后將成為全世界第二大鈾礦,也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實業投資項目。該項目投產后,將推動納米比亞的出口增長20%,GDP增長6%。該項目于2013年4月18日正式動工,建設進程順利,已經成為納米比亞的一張“名片”。

    2015年8月27日,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邀請贊比亞總統埃德加·倫古考察湖山鈾礦項目;2016年3月19日,根哥布總統邀請馬里共和國總統凱塔訪問湖山項目,并向馬里總統“推銷”中廣核,他表示馬里和納米比亞的情況類似,地下都有鉆石、黃金和鈾礦,中廣核已經在納米比亞成功建設湖山礦,建議中廣核在馬里再建一個“湖山礦”。

    八、后來居上的“全球首堆”

    臺山核電于2009年10月開工,是全球第三個開工的EPR核電站,比芬蘭奧爾基洛托3號機組(2005年開工)、法國弗拉芒維爾3號機組(2007年開工)分別晚4年和2年。30多年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核電建設的國家,積累了豐富的核電建設經驗,培養了一大批核電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在此基礎上,臺山核電站后來居上,成為全球首堆。

    2018年1月9日,習近平主席與來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共同為臺山核電站1號機組成為EPR全球首堆工程揭牌。6月29日,臺山核電1號機組正式并網發電。臺山核電已經成為我國核電建設實力的最佳例證。

    九、習近平主席對寧德核電的深情囑托

    2010年9月5日,習近平主席到福建寧德核電基地視察,深情地說:“當年閩東人有三個夢想,一是撤地建市,我在任上時實現的。二是建設溫福鐵路,現在夢想成真了;三是開發三都澳,如今也指日可待。核電建設這是個新的增長點,這是當時想都沒有想到的事情,這個項目對于閩東來講意義重大,是閩東歷史上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的建成對于閩東經濟的起飛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感到很欣慰,看到了閩東今后后來居上,全面發展的契機。所以,拜托中廣核,拜托建設隊伍的各位同志再接再厲、艱苦拼搏,爭取早日完成這樣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和具有歷史意義的項目,造福閩東人民、福建人民,為國家的現代化做出自己重要的貢獻。”

    十、“一帶一路”八個最

    乘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中廣核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創造了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八個最”,分別是:

    中國在英國及歐洲最大的投資項目——英國核電項目

    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湖山鈾礦

    埃及最大的獨立發電商

    孟加拉國最大的獨立發電商

    中國在愛爾蘭投資最大的企業

    全球單機裝機容量最大的風電場——比利時希望風電項目

    歐洲最大的陸上風電場——瑞典北極項目

    40年的實踐證明,中廣核的發展之路,是一條“低頭靠勇氣、抬頭靠實力”的學習、對標和跨越式發展之路,是一條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圓夢之路,是一條將自身發展與推動國產化密切結合的共同發展之路。

    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節點上,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中廣核的殷殷寄語和高度評價值得再一次回顧:

    小平同志寄望,深圳要辦好核電站,要把大亞灣核電站作為中外合作的典范。

    習仲勛同志一直關心著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1989年12月22日,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習仲勛在大亞灣核電站視察時表示,“這是我國內地第一座大型商業核電站,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沒有10年改革開放就不可能有這個項目。把它早日建成、建好,不僅具有經濟意義,政治意義也很大。”

    習近平主席在2009年9月30日出席大亞灣核電站延長合營期合同簽字儀式時表示,大亞灣核電站的合營是香港與內地合作的范例。回顧當年,在鄧小平同志的重大構想下開展這個項目的合作,其意義非常深遠。當時是引進法國的核電設備與技術,采取了中廣核和香港中華電力公司合作的形式進行合資經營,這在當時是一種創舉。大亞灣核電站自投產以來一直安全穩定運行,為香港和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由此可以看出,核電是一種安全、清潔、經濟、可靠的能源。下一步我國要大力發展核電,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不斷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從大亞灣起步,中廣核在運和在建核電機組已達到28臺,躋身世界第三大核電企業。中廣核不但實現了EPR全球首堆工程,而且擁有了自主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并將華龍一號出口到了世界上首個建設商業核電站的老牌核電強國英國……這些成就的取得,沒有辜負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囑托,值得我們每一個核電人驕傲與自豪。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