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 | “彭拍板”與“三張牌”
來源: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發布日期:2021-03-26
作為技術總負責人的彭士祿,每天都要遇到很多問題,無論爭論多激烈,風險有多大,他都敢于拍板。他常對同事們說:“錯了我負責,砍頭砍我的,要坐牢,我去。對了,功勞和成績是大家的。”凡是有七分把握,他就當場拍板;當場不能拍板的,回去后立即研究,很快拍板,決不拖拖拉拉。他大膽拍板的故事不勝枚舉,因此,在“彭大膽”之外,又有了個盡人皆知的雅號——“彭拍板”!
1969年10月,陸上模式堆進入緊張的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各種設備數萬臺套,因此,是各個系統各種設備集中暴露問題的時期。如在堆外試裝核燃料組件時,有少數元件不能插入吊籃的柵格孔內,有人提出退貨,有人揚言要抓破壞分子,議論紛紛,氣氛非常緊張。彭士祿說:“燃料元件和吊籃是不同廠家生產的,有點誤差難免,不要亂扣帽子,退貨已來不及,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吧。”于是決定由強全生等12名經驗豐富的工人師傅組成搶修隊,用“研磨棒”磨去柵格孔內的超差部分,12人輪番上陣,他們的手上打滿血泡,雙眼熬得通紅,經過七天七夜奮戰,使全部燃料組件順利地插入柵格孔內,達到了設計要求。

彭士祿到工廠調研
帶有放射性的中子源組裝是最艱難最危險的裝堆操作。在安裝最后一根中子源時,卻插不進孔里,經檢查,是堆芯測量板上的此孔孔徑比設計尺寸小了3毫米,怎么辦?彭士祿和趙仁愷商量后,當場果斷決定并身先士卒,手持帶有放射性的中子源管,在砂輪上細心地打磨其外壁,在他們倆人的帶領下,大家輪番上陣,每人每次數分鐘,經過幾小時的緊張戰斗,終于按設計要求裝好了最后一根中子源,并于6 月22日全部完成堆芯安裝任務。
反應堆及一、二回路熱試車時,蒸汽發生器的蒸氣側有個“安全閥”漏氣,怎么調試都解決不了漏氣問題,彭士祿當場拍板把這個“安全閥”割掉,漏氣問題立即解決。因為設計時已確保最高溫度時蒸汽也不會超過設計壓力,此安全閥實屬多余,故可去掉。
反應堆控制棒系統原先安裝有9個自動停堆信號裝置,在提升功率試驗中,常發出錯誤的停堆信號引起誤停堆。彭總說:“過分追求安全反而不安全。”斷然拍板去掉幾個信號裝置,很快就解決了誤停堆問題。
彭士祿敢于拍板,并非“盲動主義”,也不是心血來潮,除了運用“七分把握拍板法”外,他手里還有三張牌:
第一張、數據牌。對核潛艇、核電站的每個系統、每個部件都了如指掌,重要數據都親自計算一遍,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張、簡單牌。凡事越簡單越好,做事要做減法,把復雜的工程問題和經濟問題做最簡單的求解。
第三張、團隊牌。依靠團隊的力量、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他總是隨身帶著一把計算尺,經過計算,只要有七分把握就拍板,余下三分風險通過實踐來解決。
文章節選陳善科《兩大功業 一代楷模——記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院士》一文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