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guī)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yè)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聚焦核電  > 保障安全無止境秦山核電更安全

保障安全無止境秦山核電更安全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發(fā)布日期:2014-03-11

      福島第一核電站1-4號機組發(fā)生事故。“福島核事故”發(fā)生后,我國更加重視核安全。國務院常務會議立即部署對全國核設施開展綜合安全檢查。國家核安全局針對“福島核事故”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增強核電站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整改要求。要求核電站采取包括防洪改造,確保監(jiān)測記錄系統(tǒng)的有效性,提高核電廠的抗震響應能力,改進和完善核電廠嚴重事故情況下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能力和應急響應能力等整改。

      秦山核電基地作為中國核電的搖籃,3年來,根據最高安全標準的要求,投入6.5億元資金,開展了56項整改工作。其中,海堤加高、新建應急中心、移動柴油發(fā)電機、移動泵等改進項目得到了國家核安全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贊揚。秦山核電基地更安全,意味著浙江人民更放心,平安浙江更平安。

重點突出,降低自然災害對核電站影響

      “福島核事故”會在秦山上演嗎?這是浙江人民關心的。秦山核電基地給出的答案是“絕不會”。

      從客觀原因分析,秦山核電基地地處低地震區(qū),發(fā)生特大地震并引起海嘯的可能性極小。

      首先這里發(fā)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地震多發(fā)地區(qū),大多處于兩個地殼板塊交界處,而秦山核電基地所處的大陸東部沿海地帶,遠離板塊邊界,地殼運動并不活躍。地質勘探結果也顯示,秦山核電廠址附近沒有能動斷層。歷史上,對秦山核電所處的海鹽縣發(fā)生的最大地震記載,是在清康熙7年6月17日,為里氏4.75級,屬“小地震”。

      其次,這里不具備發(fā)生大海嘯的條件。大海嘯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里氏6.5級以上的深海地震;二是地殼必須垂直運動;三是海水深度達到1000米以上。秦山核電基地對應的杭州灣,水深只有50米到100米,且地勢平緩,延伸到500多公里釣魚島外,并非“福島核事故”所處的深海。因此導致發(fā)生“福島核事故”的自然災害的可能性不大。

      從主觀原因分析,秦山核電基地在設計核電站時已對抵御地震、海嘯、臺風等自然災害做過成熟考慮。采取的措施包括:將核安全重要廠房及設備建設,安裝于基準洪水位10.01米以上;建造永久堅固的外部屏障,如防洪堤、擋浪墻和其他防洪建筑物;建造排水設施,即便洪水跨越屏障進入廠區(qū),電廠可以通過排水專用設施進行應對和處置;建立防洪預案、管理制度和執(zhí)行程序,定期進行防洪演習,以應對臺風等氣象災害對核電站的安全運行可能構成的影響;定期對防洪構筑物進行檢查和評估,以保證核電站防洪防水淹的能力滿足國家法規(guī)要求。

      秦山核電基地考慮了千年一遇的臺風引起的風暴潮、千年一遇天文潮和千年一遇的強降雨疊加的自然災害應對能力。歷史記載,海鹽最高潮位發(fā)生在1956年8月1日,標高為5.65米,史載“大樹拔起,房屋損壞無算”。因此,福島核事故后,秦山核電基地提高了海堤擋浪墻設計基準,重新改建加固了海堤,以應對極端氣候條件下的洪水風暴,將海水拒之門外。其中,新海堤的改造,從設計上可以防范氣象災害中的最極端情況“三碰頭”:在千年一遇的臺風、天文大潮、極端降雨的“疊加”下,有效阻隔洪水進入核電站重要廠房,確保核安全設施不被水淹、核電站安全。

多措并舉,進一步筑牢核安全防線

      在國家核安全局提出的運行核電廠25項安全改進項目基礎上,秦山核電基地進一步整理細化,確定了56項改進項目。其中主要包括海堤加高、增設防水淹的高位固定式應急柴油機、購置移動式柴油機及移動泵、加裝非能動消氫裝置、新建應急指揮中心以及完善嚴重事故管理導則等。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核運行)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福島后安全整改工作領導小組,56個項目均成立了項目組,并指定公司領導掛牌督辦,確保所有改進項目按計劃推進。

      去年年底,秦山核電基地56個改進項目基本完成。這為后續(xù)機組長期穩(wěn)定運行核電廠打下了更為牢固的基礎。

      56個改進項目中,海堤加高是秦山核電整改工作的重點項目。根據國家核安全局要求,秦山核電將廠址設計基準洪水位統(tǒng)一提高到10.01米,在此基礎上須先把秦山核電基地海堤進行加高。海堤加高工程,設計復雜、工期長、施工難度大。實施方案需要將原有海堤全部更換,海堤加高工程長度約1776米,加高1.7米,加高后堤頂路面高程為10.20米,比海鹽地方海堤堤頂路面高程最高值9.2米高出1米,堤頂寬度由10米調整到14米,道路內、外側的擋浪墻分別為1.2米、2.5米高,比海鹽地方海堤擋浪墻0.5米高出0.7米和2米。但中核運行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工程建設。去年12月28日新海堤正式通過專家驗收,順利投入使用。新海堤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臺風引起的風暴潮、千年一遇的強降雨和天文高潮位疊加,這為核電安全運行披上了堅固的防護衣。

      除建成新海堤外,秦山核電基地增配了6臺移動設備,包括1臺額定功率1800KW中壓移動柴油發(fā)電機,2臺額定功率656KW低壓移動柴油發(fā)電機,2臺額定流量65立方米/小時、額定揚程220米的車載柴油機移動泵,1臺5噸油罐車。這些移動設備滿足全天候作業(yè)條件,可在低溫、臺風、下雪等惡劣氣象條件下啟動運行,滿足秦山核電機組在全廠斷電工況下關鍵安全設備及重要設備供電補水的要求。

居安思危,建立應急響應綜合體系

      福島核事故后,全世界核電行業(yè)對這次事故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對新建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事故預防、應急響應、安全基礎、安全文化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安全目標。

      為滿足秦山核電9臺機組應急準備需求,加強核事故應急響應能力建設,秦山核電基地構建了統(tǒng)一的應急管理體系,高標準建設了新應急控制中心。

      秦山核電新應急中心于2012年6月開工建設,去年9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中心按照較高的抗震和防水淹等級進行設計和建設,配置了先進的應急決策支持系統(tǒng)與嚴重事故管理系統(tǒng),具有應急決策、應急指揮、應急輔助決策、應急通訊、事故后果評價、信息發(fā)布等功能。其中,輔助指揮決策支持系統(tǒng)信息化水平較高,能同時獲取秦山核電9臺機組狀態(tài)實時顯示參數(shù)、13個固定環(huán)境輻射監(jiān)測站數(shù)據、2個氣象鐵塔、6個地面氣象站實時觀測數(shù)據,建立了與各機組主控室、副控室及各電廠運行支持中心、場外應急組織(國家核安全局、國家應急辦、浙江省應急辦、中核集團、中國核電)等單位和部門的通信聯(lián)絡手段,可實時傳輸核電廠安全重要參數(shù)至有關部門。

      秦山核電應急控制中心是應急指揮部在應急期間舉行會議、進行指揮的重要場所,也是“福島核事故”后國內第一個投運的軟硬件功能齊全、裝備完善、信息化水平較高的應急響應設施。國家有關部門擬將秦山核電應急控制中心作為國內應急控制中心的建設標桿向業(yè)界推廣。

      建設應急控制中心后,秦山核電基地更加重視應急演習。國家核安全法規(guī)對核電廠應急演習有明確的要求,演習分為單項演習、綜合演習和聯(lián)合演習三個類型。其中:

      單項演習的規(guī)模較小,一般只涉及某一專項應急或某一(或幾個)應急響應組的應急響應行動的演習;

      綜合演習是檢驗場內外應急接口的有效性而進行的演習;

      聯(lián)合演習是全面檢驗場內外應急計劃相互適應性和場內外應急組織間的協(xié)調與協(xié)作而進行的演習,涉及應急計劃的總體性能。

      秦山核電基地,根據單項演習內容,制定不同頻度的要求,每年組織實施一次綜合演習。由省核應急委員會組織、核電廠參與的聯(lián)合演習,每4年一次。

      根據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中核運行組織制訂了秦山核電基地多機組應急響應行動預案,并對秦山核電基地場內應急計劃進行全面升級。

      去年1月11日,中核運行組織了秦山核電專業(yè)化改革后的首次場內綜合應急演習,有效檢驗了“福島核事故”相關改進行動的完成情況和實際效果。

      中核運行還建立了完善的應急搶險體系,完善了應急預案;成立了應急指揮部及其下屬的應急搶險組;在核事故應急響應組織機構的基礎上,針對多堆型、多機組等特點建立了多機組核事故應急響應組織,建立了事故時的應急決策及響應流程和外部支持流程。確保多機組事故發(fā)生時,秦山核電基地能夠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核電廠現(xiàn)場工作人員、公眾的健康和安全,保護環(huán)境。

應急處置

      按相關規(guī)定,一旦核電站發(fā)生核事故,核電企業(yè)應及時向國家核安全監(jiān)督部門、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等通報事故信息。

      公眾應通過電視、廣播等媒介,獲取真實信息,了解政府部門的決定、通知,切忌輕信謠言或小道消息;按照當?shù)卣闹甘荆杆俨扇”匾淖晕曳雷o措施(如立即到就近的建筑物進行室內隱蔽,關閉門窗和通風設備,減少直接的外照射和污染空氣的吸入);需要時,根據當?shù)卣龀龅陌才牛薪M織、有秩序地撤離現(xiàn)場;要特別注意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延伸閱讀〗

      核電是安全清潔能源,目前我國核電占總裝機容量2%左右,離世界平均17%發(fā)電總裝機容量相差很多。與火電相比,核電不排放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以核電替代部分煤電,不但可以減少煤炭的開采、運輸和燃燒總量,而且是電力工業(yè)減排污染物的有效途徑,也是減緩地球溫室效應的重要措施。一座100萬千瓦的火力發(fā)電廠,一年需要約300萬噸原煤,而一座同等規(guī)模的核電站只需要25噸左右核燃料。如果能夠大規(guī)模發(fā)展核電,盡可能減少煤炭的使用,對減少城市霧霾的產生也有助益。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lián)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guī),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fā)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