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發布日期:2014-08-18
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朱玥
“當事人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俄媒報道——商務部官網誤讀——大眾媒體海量轉發——形成社會熱點——當事方無人辟謠——事件繼續發酵”。其中,商務部官網誤報是關鍵一環。
8月11日,網絡上流傳俄羅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站計劃在哈爾濱地區建設核電站的消息,核電觀察向多位事件當事人求證,最終證實此消息系烏龍。
這則消息首發于俄羅斯國家級通訊社塔斯社(IATR-TASS,如下圖所示),并附有英文版本,這則報道于8月7日在莫斯科發出并稱,俄羅斯執行副總裁Gennady Sakharov在受訪時表示,“俄羅斯受邀在中國建造兩座核電站”,他還稱
來自俄羅斯原子能公司的代表團將很快啟程前往哈爾濱,并就在中國大陸建設核電站事宜進行洽談和廠址考察,我們收到了一份邀請,這是一個新的項目,而且會包含兩臺核電機組。
“A Rosatom delegation will go to Harbin shortly to hold talks and assess the construction site for two NPP units in mainland China,” he said. “We have received an offer this is a new project and there will be two units?!?/P>
網址:http://en.itar-tass.com/russia/744031
以上信息非常清楚的顯示,這則報道并沒有提出“俄羅斯將在哈爾濱建設核電站”,只是說明俄方有意在中國大陸建設新的核電項目,雙方代表談在哈兒洽談此事,但具體的地點,俄媒也只是說“mainland China”,就是中國大陸。
不過俄媒的表述含糊不清,確實存在讀者誤解的可能性。此前俄羅斯原子能公司在中國已拿到四臺核電機組訂單,均位于江蘇田灣核電站,兩臺并網,兩臺在建,另外田灣廠址后續五、六號機組中方也有意選用俄羅斯技術,目前雙方正在進行談判,而這則新聞中提及的項目,顯然是田灣之外新的核電項目。
塔斯社消息發出后,沉寂了近一個禮拜,并沒有引發太多關注直到8月12日。當天凌晨兩點,商務部網站轉載了這條消息,并將標題改成“俄考慮在哈爾濱建設核電站”,這則短訊正文不足200字,但文中再次提及”在哈爾濱建設核電站”字樣,但是這則短消息中包含大量不確定信息,例如文中提及“中方”并未指明是中方政府還是企業。
不過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的信息在外界解讀上具備天然的權威性,并且讀者天然認為商務部推薦的項目就應該是近期啟動的項目。加上這條信息中含有多種爆炸性元素?!岸砹_斯”、“核電”、“哈爾濱”、“內陸”,“東北”。俄媒不嚴謹的報道,沒想到第一個誤讀的商務部官網。
這條消息一經發布,國內媒體大量轉載并迅速發酵,超出核電產業新聞的領域,成為當天的熱點新聞,在哈爾濱貼吧里面這則新聞被頂至最熱,新浪哈爾濱頻道全文轉載專門設置投票環節,截至8月13日,參與投票人數突破兩萬,并疑似出現刷票現象。
隨后跟進的國內媒體對這條新聞進行了解讀和分析,國內媒體發稿稱,經過梳理,文中提及的“中方”可能是指華能集團,因為只能檢索到華能集團曾在黑龍江進行過核電選址,文章還援引核電觀察此前對東北窩電情況的分析,稱東北地區電力富裕,沒有建設核電的必要。
事實上,華能集團沒有在中國控股建設核電站的牌照,對于俄羅斯人來說,不是一個合適的合作對象,換句話說,如果俄方要在哈爾濱建設核電,而且找上了華能,那就是找錯人了。此前華能確實和俄羅斯人研究過合作,但是是火電站不是核電廠,對象是俄羅斯電力公司,也不是ROSATOM,路透社曾報道,
俄羅斯電力公司Inter RAO正在研究興建全球最大的燃煤火力發電廠,向中國出售電力的可能性。中國的華能集團可能參與該項目。華能上周與Inter RAO簽署合作協議。
排除華能之后,唯一的選項是與ROSATOM在田灣項目中有密切合作關系的中核集團。該公司是國內核電行業的老大哥,擁有核電開發牌照,實力強勁。經過核電觀察分析,中核集團近期也不可能存在與俄方合作在哈爾濱開工核電的可能性,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中國政府沒有近期放開內陸核電的計劃;
第二,哈爾濱是東北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不可能在此選址建設核電;
第三,東北電力富裕,除已有的建設計劃外,多家核電企業已經暫緩對東北核電項目的推進計劃。
不過,俄羅斯方面確實最近向黑龍江派出了一個代表團,主要的任務是考察中國核電設備供應商哈爾濱電氣和中國一重(2.18, 0.00, 0.00%)的情況,其中哈電總部正位于哈爾濱。多位熟悉內情的人士告訴我,俄羅斯方面看中中國核設備供應商的能力,并且考慮在俄羅斯國內外新建核電機組中采用哈電或者一重生產的設備,這也是此輪中俄代表團會晤的重點議題。
“哈爾濱核電烏龍”出臺之前,哈電官網曾短暫登出以下簡訊,現已刪除,以下內容來自哈爾濱當地論壇,為網友復制,核電觀察不能驗證其真實性,但從語態和行文上來看,真實性在五成以上,摘錄如下供參考:
8月11日,俄羅斯原子能公司總裁利馬連科率代表團一行5人……到我公司核電廠房進行了參觀。
在我國田灣核電項目中,采用了俄羅斯的技術建設核電站,并已經成功運行并網發電,是經過驗證成熟的堆型技術。此次來訪,一是將幫助中核在黑龍江選擇位置作為俄羅斯核電機組的建設廠址,另外將探討與哈電合作提供核電廠設備供貨的可行性,包括其在俄羅斯或其它國家建設的項目中,由哈電提供相關設備。
參觀期間,介紹了我公司核電產品的國產化進度和決心,宣傳了公司核文化建設的成果,展示了公司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提高了我公司的國際知名度。針對公司目前引進的技術和生產的產品,來訪參觀的客人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認為我公司的技術能力、裝備及產品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能夠滿足其核電站建設的需求,雙方具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
從以上信息不難看出“哈爾濱核電事件”的來龍去脈:“當事人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俄媒報道——商務部官網誤讀——大眾媒體海量轉發——形成社會熱點——當事方無人辟謠——事件繼續發酵”。
其中,商務部官網誤報是關鍵一環。另外,俄方代表團可能確實和中方有過涉及黑龍江地區建設核電的問題,但絕不是在哈爾濱。而且這樣的洽談只是初步意向,一般而言核電項目通常需要長時間的前期準備工作,一些廠址可能出現前期準備十年或二十年最終因各種原因無法成行的情況。此輪中俄雙方僅為初步接觸,鑒于國家對內陸核電的態度、東北電力富裕情況和核電站前期工作的特點,核電觀察保守預計,即便這個項目存在,五至十年成行的可能性也幾乎不存在。
俄羅斯方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單方面向外散布不確定的信息,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熟悉內情的人士稱,俄方未預料到言論會迅速發酵,“他們已向中方表示了歉意?!?/P>
這次的“哈爾濱核電烏龍事件”是當事人言論不負責任,媒體引述錯誤等多種綜合因素下出現的輿情危機,是極為典型的案例,其中的教訓是核電科普工作任重道遠,核電輿情各當事人,無論是俄方還是中方、無論是商務部網站還是大眾媒體,都應該謹言慎行,以負責任的態度發表言論。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雜志能源記者。)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