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烏龍與東北窩電
來源:國家電網雜志 發布日期:2014-09-22
電力供需整體規劃缺位、上馬大量電源項目、外送電力通道項目不能及時建設等因素造成窩電。
文I本刊記者 喬振祺
8月12日,商務部網站刊載了一條名為“俄考慮在哈爾濱建設核電站”的消息。鑒于官方網站的權威性,消息發出后,國內大量媒體轉載并引發討論??呻S后的8月15日,黑龍江省發改委否認了這條消息。三日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也明確表示,俄方未向中方提出過相關的合作建議。至此,“俄擬在哈爾濱建核電站”的消息成為由官方網站誤讀引發媒體連鎖反應的烏龍事件。
其實,冷靜思考就可以發現,黑龍江引進俄核電的可能性極小。黑龍江目前窩電已很嚴重,怎么可能再新建核電站?不光是黑龍江,整個東三省的窩電情況都不容樂觀。受經濟增長乏力和電力裝機嚴重過剩的雙重影響,在當地現有發電機組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再新建核電站只能給解決電力過剩問題帶來更多的負擔。
中電聯數據顯示,2013年東北各種形式的發電機組年利用小時數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火電方面,遼寧利用小時數為4353、吉林為3433、黑龍江為4134,全面落后于全國5012小時的平均水平。核電方面,去年投產的遼寧紅沿河核電一號機組,在冬季供熱期間為熱電聯產的火電讓路,無法滿發,此種情況在國內核電運營史上實屬罕見。風電方面,去年冬季供熱期間,東北風電遭遇大面積棄風;整個2013年,東三省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僅有1867小時,低于全國平均數2080小時。
總的來看,電源建設速度與經濟發展速度成反比,是東北窩電的主要原因。具體分析,電力供需整體規劃缺位、上馬大量電源項目、外送電力通道項目不能及時建設等因素是造成窩電的重要原因。大量的富余電力使東北區域出現棄風、棄火、棄核,如何消納外送、解決電力富余問題,已引起業界普遍關注。
我們看到電網方面已經做出了努力。東北—華北(高嶺)直流背靠背工程擴建之后,輸送容量從原來的150萬千瓦提升到300萬千瓦。而規劃建設的呼盟—華北特高壓直流工程,如果能在“十三五”建成投運,彼時東北區域的外送能力將再增加800萬千瓦。此外,面向終端能源消費市場的“電能替代”工作不斷推進,在倡導能源消費新模式的同時,也促進了東北電能的就地消納。
在等待電網建設獲批時,東北地區的電源建設仍在加速進行。目前遼寧有292萬千瓦火電機組、200萬千瓦核電機組在建,還有800萬千瓦火電機組和450萬千瓦核電機組取得路條;吉林有60萬千瓦火電在建,260萬千瓦取得路條;黑龍江有195萬千瓦火電在建,97萬千瓦取得路條。這意味著在“十三五”期間,東三省將有2350萬千瓦機組投建。與此相比,電網新增的消納能力顯得杯水車薪。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這是中國政府第二次提出振興東北的戰略?!兑庖姟访鞔_提出,要構建多元清潔能源體系,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切實解決東北地區“窩電”問題。
未來,東北經濟有望再次騰飛,必定增強電力的就地消納能力;跨區送電通道加快建設,富余電力也將得到高效配置。而目前,我們要做的是分析當下、預估未來,積極開展特高壓電網規劃及可研工作,盡早開工特高壓輸電工程,使東北擁有“強交流、強直流”的外送輸電通道。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