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中國需盡快將核安全法規與國際接軌

中國需盡快將核安全法規與國際接軌

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5-12-02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首次出訪歐洲,以中國最高領導人身份參加在海牙舉行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與前兩次峰會類似,這次峰會的主題是防范全球核恐怖主義。

  核恐怖活動仍是全球安全的最大威脅之一,華盛頓峰會和首爾峰會都重申這一點,并對此達成共識。一次核恐怖行動就足以摧毀一座大城市、導致數十萬人死亡,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造成的打擊會遠遠超過911恐怖襲擊。

  2010年,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說出了全球領導人的深切憂慮:「對我們許多人來說,最可怕的噩夢就是恐怖集團中的一員掌握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恐怖分子確實有可能獲得核原料,也因此構成了真切、明確的迫切威脅。畢竟,世界各地數以百計地方都有這些原料。只要有25公斤高濃縮鈾,就可以粗制一枚鈾核彈。

  中國加入核安全峰會討論,對全球和本國安全都至關重要,因為中國本身是核大國,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恐怖主義威脅。

  中國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東突勢力,他們希望將中國的新疆變成獨立的伊斯蘭國家。最近幾年,這股分裂勢力多次利用刀具或自制炸彈發動恐怖襲擊,或利用「女戰士」組織自殺式襲擊,也曾以乘客為襲擊目標,試圖制造空難。

  去年以來,中國發生的恐怖襲擊趨愈嚴重,令人擔憂。去年10月,北京市中心發生汽車炸彈事件,導致5人死亡(包括三名襲擊者)、40人受傷。本月初,昆明火車站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持刀砍殺事件,29名平民死亡,143人受傷。

  和其他國家一樣,中國也面臨核恐怖威脅。中國擁有大量超濃縮鈾儲備,在國際事務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也因此面臨比其他國家更嚴峻的核威脅。

  防范核恐怖襲擊的潛在不利因素之一,是有些中國人相信恐怖分子得到核彈的機會微乎其微。高層領導人雖然深知這一威脅,但下級官員未必同樣了解。所以,中國負責核安全的所有人員都要保持警惕、切忌輕率,這一點至關重要。

  最近幾年,中國已經采取措施加強核安全保障,尤其是提升核危機處理能力——特別是在2010年首屆核安全峰會和2011年日本福島核危機之后。中國簽署了許多核安全國際條約,包括打擊核恐怖主義條約,并按照聯合國1540號決議執行了相應的安保措施。通過履行國際義務,中國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然而,盡管采取了這些措施,并有50年無事故的核安全記錄,中國在這方面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首先,中國需要將核安全法規與國際接軌,才能應對當前的安全挑戰。

  中國目前的安全法規多是911之前頒行的,早已過時,當中連「核恐怖」字眼都沒有提及。

  除了防范和控制放射性污染之外,中國在核能利用方面并沒有一套通行法規。由于部門間難以達成一致,1984年就開始討論的《核能法》仍在醞釀中。

  但這一局面有望很快改變,習近平在海牙核安全峰會上發言稱:「我們正在完善國家核安全法規體系,扎實推進核安全工作機制化、法制化。」

  核恐怖主義是全球性威脅,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以一己之力對抗,而是需要所有國家加強合作和一致努力。恐怖主義已經被定義為危害全人類的最嚴重犯罪行為,核恐怖顯然是其中最極端的形式。中國是全球少數幾個核大國之一,所以肩負著特殊的責任,保護本國人民和其他國家人民不受核恐怖行為的威脅。與此同時,中國也需要在國際核安全合作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周遵友是德國馬普外國與國際刑法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Foreign and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中國部主管,目前正參與一個反恐立法研究項目。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