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制的中子吸收材料產品將實現量產
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日期:2015-12-03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日訊(記者楊開新)日前,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的中子吸收材料產品技術評審會在北京舉行。評審委員會聽取了安泰核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關產品的研發情況,參觀了生產現場,查看了工程樣板并查閱了相關文件資料之后同意通過評審,認為該產品已形成工業化生產能力,工藝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可直接應用于乏燃料貯存,還可推廣到乏燃料管理的其他領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子吸收材料主要用于制造核電站發電必須的乏燃料貯存用中子吸收板,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乏燃料又稱輻照核燃料,即在反應堆內燒過的核燃料,確保乏燃料的安全是核電持續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據測算,未來6年內,全球中子吸收材料的市場需求在1800-2900噸之間,市場價值在12.2-19.7億元之間。隨著核電“走出去”步伐加快,相關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未來,我國核電必須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才能保證《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關于核電發展目標的實現。預計到2020年前后,每年將產生乏燃料1800噸,需要運輸的乏燃料將達800噸,累計乏燃料量將逾萬噸。屆時,不僅需要大量的乏燃料貯存格架,而且還要采購大量的乏燃料貯存、運輸容器,以保證乏燃料處于次臨界安全狀態并防止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環境中。
我國核能的商業利用起步較晚,過去及現在的核電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子吸收材料的國內市場長期被國外商家占據,這既不利于我國核電設備國產化,也不利于我國核電產能對外輸出的需求。因此,亟需加快國內乏燃料貯存用中子吸收材料的產業化進程,打破國外發達國家技術壟斷和市場壟斷。
安泰核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鐵軍表示,該項目瞄準乏燃料貯存與運輸中必要的中子吸收板的潛在市場,通過安泰科技與臺海集團的資本性合作,組建合資公司,保證雙方進行持續不斷的技術和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并實現產業化。這既能使安泰科技圍繞核電領域進行前瞻性戰略布局,提升新型材料的技術水平和產品市場占有率,又可以滿足國家戰略需求,推進我國核電設計建設自主化進程。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