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核工業雜志 發布日期:2016-12-16
為了進一步夯實我國天然鈾供應保障體系,中核集團將創新合作理念,通過創新驅動發展,著力深化“核-核”之間的跨系統合作,推進“鈾-煤”、“鈾-油”之間的跨行業合作,加強國際企業之間的跨國合作。
深化“核-核”之間的跨系統合作
中核集團地勘隊伍與屬地化核地勘隊伍一直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組建了多個合資公司,積極推進相關地區的鈾資源勘查開發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中核集團地勘隊伍作為我國鈾礦勘查的國家隊和主力軍,在人才隊伍、技術體系、儀器裝備、組織管理、信息集成、需求對接等方面具有體系優勢和頂層籌劃優勢,屬地化核地勘隊伍在地方政策資源、礦權資源、產業特色、人力資源分布、歷史資料積累等方面具有基礎性優勢和地域性優勢。面對發展機遇與挑戰,雙方繼續發揮優勢,堅持資源共享,無論在空白區找礦還是在老礦區擴大,無論是新礦山建設還是老礦山產能提升,都可以大有作為,從而實現合作質量的提升和更高層次的互利共贏。
推進“鈾-油”、“鈾-煤”之間的跨行業合作
隨著國家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北方能源盆地的礦產勘查開發活動十分活躍,由于處置礦業權重疊問題的法規尚有缺位,加上油氣、煤炭礦權區所占面積普遍較大,占用周期較長,目前的“排他性”規定對鈾礦的礦權設置及勘查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很多困難。面對問題,地礦事業部主動作為,積極推進“鈾-油”、“鈾-煤”之間的跨行業合作,創新鈾資源開發模式。
前期,中核集團與中石油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聯合開展鈾礦勘查開發,在松遼盆地合作經營地浸礦山取得了顯著成效,對跨行業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近期,又與中石化集團、神華集團、內蒙古煤勘(集團)公司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各方對合作充滿信心,并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同時,我們也呼吁國家的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引導和參與,統一規劃協調能源盆地的礦產勘查開發工作。在深入論證“鈾-煤”、“鈾-油”等資源勘查開發相互影響問題的基礎上,考慮到鈾礦放射性的特點,應優先滿足環境保護要求,可按照時空錯開、分區動用、相互避讓、鈾礦優先、有序開發的原則,制定多礦種重疊區域的勘查開發規劃,并應形成常態化的協調機制。
創新合作模式是順利推進“鈾-煤”、“鈾-油”跨行業合作的重要前提。鑒于天然鈾產品必須專營的特殊要求, “一個責任主體、多方參與投資、股份合作開發”及“分紅不分鈾”等都是既能確保國家需求和資源安全高效開發,又能充分體現各方利益的新型合作模式,可以大膽嘗試和積極推進。
加強國際企業之間的跨國合作
“走出去”已成為國家重要戰略舉措,天然鈾產業也不例外。中核集團在尼日爾、納米比亞、津巴布韋和蒙古等國已經擁有一批項目。最近又成功收購了帕拉丁公司LH項目25%股權,目前項目運行良好。今后還將重點推進“一帶一路”鈾資源合作戰略的實施,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優勢互補、互利互贏的合作。
中核集團具有地質勘探、礦山開采、選冶加工、科研開發、工程設計、施工建設和運營管理等體系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鈾資源勘查開發是核能全產業鏈的最前端環節,核能全產業鏈的國際合作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首先希望國家加強統籌規劃,將核能及鈾資源納入國家層面“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第二,突出重點,主動引導,采用鈾資源勘查開發與核能產業鏈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等密切結合的合作機制。合作對象不局限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包括北美、南美、非洲、澳洲及其他國家。第三,合作的內容可以包括:設立國際化鈾資源勘查開發投資平臺、建設跨境運輸和貿易通道(互聯互通設施)、聯合調查評價重點國家或地區的鈾資源總體規模及其分布和潛力、建立國際鈾資源數據庫等。合作方式可采用雙邊合作、多邊合作、專項合作等多種模式。
面臨新形勢新要求,我們要在中央關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下創新鈾資源開發的合作理念,努力創建國際一流的鈾礦業公司。一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通過模式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提升找礦效率和采冶技術,提高質量效益水平;二是堅持協調發展,在天然鈾產業和地礦延伸產業發展、資產規模和收益及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揚長避短,破解發展瓶頸,利用技術和資質優勢,積極開拓資源新市場,實現協調發展;三是堅持綠色發展,以北方砂巖型鈾礦為重點,推進伊犁、通遼、二連和鄂爾多斯等千噸級鈾礦大基地規?;?、集約化、自動化、標準化和數字化建設,實現鈾礦采冶安全綠色發展;四是堅持開放發展,積極推進“一個責任主體、多方參與投資、股份合作開發”新機制,與國內戰略投資者(集團公司)等共商組建新型天然鈾戰略合作平臺,實現國內天然鈾產業大聯合的新局面;五是堅持共享發展,通過我們的發展,惠及員工,惠及社會。
當前,中核集團各方面戰略合作正呈現全方位推進、多方式聯結、多層次對接的特征,大聯合局面正在形成。地礦事業部將堅持秉承“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堅持“勘查社會化、成果市場化、投資多元化、開采專業化”的原則,運用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積極吸納戰略合作者,加快構建天然鈾戰略合作平臺、多元投資平臺、利益聯結平臺,并以科技創新為牽引,加快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數字化和標準化的新型綠色鈾礦山建設,夯實天然鈾供應保障體系,為我國核能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作者系中核集團地礦事業部張金帶 劉鑫揚 常京濤;第一作者系副主任、總工程師)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